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北京建筑大学

信息详情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肇始于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解放初期为北京工业学校土木科,1952年为北京建筑专科学校(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历史学

历史照片(14张)

家吴晗兼任校长)。

1953年更名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升办大学,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1年又恢复中专,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81年开始招收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学位培养项目。2013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1-2]。

科研成果

2009年至2014年4月,该校共有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7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6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共8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完成科技服务经费突破2.6亿元,连续7年过亿。2008年至2012年,该校教师发表SCI、SSCI(CSSCI)、EI、ISTP、ISSHP检索论文1089篇。

国家级科技奖项(截至2010年)获奖项目名称完成人奖励名称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王晏民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国北方几种典型退化森林的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宋国华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毁伤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戚承志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矿井(隧道)复杂地质构造探测装备与方法研究王怀秀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深地下****建设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戚承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徐世法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矿山排土场安全控制关键技术郑文堂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平台建设

截至2014年4月,该校共有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社科基地和大学科技园项目。

该校被确定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设立土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建筑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经济管理与人居环境研究所、城市研究所、工程法律研究所、精密测量与重构研究所、摄影测量研究所、移动测量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城市测量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房地产法律研究所等28个研究所。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2月25日,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外文图书139万册(含建筑学院、文法学院、经管学院的资料室藏书10万多册,大兴分馆藏书25万册,本部图书馆55万册,中国建筑图书馆40万册),生均达到159册;期刊1435种(本部1109种,大兴分馆326种),报纸60种,资料(技术标准规范、工程标准图等)上百种,数据库40个(其中中文25个,外文10个,自建库3个,自建网络资源平台2个),电子图书30万种(连网络非本地共有121万种)。馆藏图书中75%为理工类图书,60%为建筑类图书。

该校图书馆积累了一批珍贵的,有价值的建筑类文献,包括中文60%、外文40%,著名古籍文献和原版文献约4000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0种,我馆有28种;《埃及的穆斯林建筑》1951年版全球550部,该校图书馆有第299、426、516册三部;英文原版瑞典喜仁龙著《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年版全球800册,该校图书馆收藏第241册。从清乾隆京城全图到各种老北京地图均有收藏,并建立了数字化的《北京地图》特色资源包。

该校图书馆先后与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签订了原文传递和馆际互借协议,实现了北京地区高校间的文献资源共享。

学术刊物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期刊,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大16开本,季刊。是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国内外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主要栏目有: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供热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建筑机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研究及管理科学等。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是《中国期刊网》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数据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4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69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60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80人,其中正教授104人。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学院兼职和客座教授。

拥有长江学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长城学者1人,教育部、住建部专业指导和评估委员会委员9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人才、科技新星、青年拔尖人才37名,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创新团队、管理创新团队25个。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4月,该校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体育部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基础教学单位。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4月,该校拥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5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和6个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数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6-7]

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学校参评学科排名学科名称排名学科名称排名学科名称排名

建筑学

9

测绘科学与技术

9

风景园林学

15

城乡规划学

12

土木工程

31

管理科学与工程

70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4月,该校在2004年和2008年两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共获得教学成果奖11项,超过北京市属高校平均水平,其中“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原理(二)》及其协同课程的教学研究”、“高等数学网上辅导与自测系统的研制与实践”、“建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践”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等4项为教学成果一等奖。校外实习基地“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被评为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建成有102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009年至2014年4月,该校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36项。

北京建筑大学(32张)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

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高等数学、机械原理、大学物理、电子与电子技术、工程测量、建筑构造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筑环境与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教学中心、水环境实验示范中心

2011-2012年度住建部下发《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土建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六个专业教育评估结论的公告》(土建专业评估公告第1号):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均取得A级,建筑学专业评估取得本科、硕士合格有效期均为7年的优异成绩;2013年城市规划专业评估本科、硕士合格有效期均为6年。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六个专业全部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工程管理专业一次性通过建设部的优秀评估,排名全国第19名。

校徽设计方案以紫色(RGB136.0.196)为设计基色,标志为正圆校徽

形,沉稳宽厚。

以校园特色建筑为主体设计元素。素材源于该校老校区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列为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实验5号楼,辅以1936年标记,构成核心图案,展现出母校的悠久历史、建筑文化和办学特色。

主体图案为简洁而不失细节的建筑立面图像,其突破内环的横展布局稳重大方,整体上疏朗而细腻,突显的门廊台阶有着登堂入室之感,体现了该校师生的精神追求。

校名采用了上英文、下中文的布局,英文采用国内外大学常用的TimesNewRoman字体,中文为欧阳中石先生书写的校名。

外围辅助图案,其内环部分为抽取的中国传统建筑细部纹样,再环以校名文字和刚劲外环,颇具装饰感。欧阳中石先生为学校提名

学校主校区占地12.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20.2万平方米,为解决办学空间不足的大兴校区

问题,学校主动采取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学方式,先后建设了西城校区和大兴校区。

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位于黄村卫星城芦城高教园区,南临清源西路,北至清源北路,西距芦求路250米,东临西永路。该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距黄村镇中心3公里,距南五环约4公里,距京开高速约4公里,距地铁大兴线清源路站1.5公里。该地块西侧与芦城工业开发区、南侧与市第三体校隔路相望。在新校区的东南方向500米是近6000亩大兴滨河森林公园。

截至2011年9月,大兴校区占地50.1万平方米,校区建设采取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一期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建成一期工程16.4万平米已竣工启用,二期14万平方米开始动工建设。在已经建设完成的一期建筑中,基础教学楼东西长达120余米,是北京公共教学建筑跨度最长的单体之一,学术报告厅采取仿鸟巢的设计,将奥运元素引入学院,体现首都特色,也为学院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样本。经管环能学院组团、金工电子实训中心、学生宿舍区等单体或组团也各具特色。

该校毕业生参与了北京各项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五年来,毕业生全员就业率超过95%。

李瑞环1964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石秀诗1964年毕业于院硅酸盐工艺系玻璃陶瓷工艺专业,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重汽独立董事,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霍达1967年建机专业毕业,著名作家。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赵宏1951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原核工业部副部长。

徐荫培1957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著名建筑师,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总负责人,时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四室主任,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宋孝春1985年大学毕业于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院院长

胡越1986年建筑学专业毕业,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最年轻工程院院士提名候选人。

张宇1987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2000年获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朱锫1985年建筑学毕业著名建筑师创办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马岩松1999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著名建筑师创办MAD建筑事务所

王昀1985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莫平1984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著名建筑师莫平建筑设计顾问公司创始人

王洪臣1989年毕业于城建系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碧水源公司董事

叶翔1985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北京天正建筑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维平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软件工程部主任

沈小克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勘察协会理事长。

苏兆林1953年道桥专业毕业中信房地产公司总经理、中信公司董事、中信公司监事会监事

王云龙1968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涂克保1976年毕业于给排水专业北京大展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

赵志军1990年毕业于城建专业天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柴志坤1991年毕业于暖通专业北京天鸿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向连方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

张连生1959年给排水专业毕业原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局长北京友好国际旅行社董事长

杨斌1983年给排水专业毕业北京市住建委主任

魏成林1987年建筑学专业毕业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宝山195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建委总经济师;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钱凯1983年毕业于城市燃气与热能专业北京首钢股份公司总经理

张闽198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政总公司总经理

霍义棠1965年工民建专业毕业建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金路1985年毕业建筑学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总建筑师

赵通海1966年道桥专业毕业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院长

刘桂生198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方志禾1952年毕业于土木科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

胡达和1954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

罗玲1958年考入道路与桥梁专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袁炳麟1952年毕业于结构工程专业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张在明1960年考入工民建专业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何镇强1955年工民建专业毕业清华大学环境艺术研究设计所总设计师

包琦玮1982年毕业于道路与桥梁专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高士国1957年毕业于给排水专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陈倬1982年毕业于工程测量专业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刘绍学1946年肄业于该院土木工程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向东1968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党委书记

孙尧东1975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黄伟良1986年7月毕业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英国鼎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及驻中国首席代表

常卫军1989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荷兰银行环球客户业务执行董事

赵知敬1955年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王宗礼1957年工民建专业毕业原北京市建委主任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会长,北京市人大代表

宁瑞珠1953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北京市自来水公司经理

佟懋功1946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北京市公用局党委书记

李昶1948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北京市建材工业局局长

刘诗峋1947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辽宁省建设厅厅长

许健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曾任奥组委工程部部长,北京市政府重大办主任、党组书记

于春全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曾任奥组委交通部部长,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

周正宇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原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现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

吴宏建1982年毕业于道桥专业,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佩勋1982年毕业于工民建专业中国冶金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长、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协会理事长

崔文斗1996年毕业于给水排水专业著名音乐人南合文斗组合成员北舞堂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

党委书记:王建中

校长:张爱林

党委副书记:张启鸿

纪委书记:何志洪

副校长:宋国华、汪苏、李维平、张大玉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友情提示
此页是<北京建筑大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北京建筑大学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联系方式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